元江它克岩画遭受严重毁坏
7月16日,笔者一行驱车来到离元江县青龙厂镇20多公里的它克村委会,在村委会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去找寻它克岩画。它克岩画位于它克村西北约2公里的酒壶山上,我们出村走过一片包谷地后就开始上山了。因经常无人行走,山路已被草丛和树枝掩盖。在离岩画几十米的陡坡上,有几十级用水泥铺筑的台阶,然而,当我们走近岩画后却感到无比的惊诧。
保护岩画的围墙的铁栏杆门半开着,锁已被砸坏,抬头仰望,有岩画的地方被人为敲凿过,只留下了石块脱落后的斑斑痕迹。在长30米、高15米的岩面上找不到一组完整的岩画,只在一处寻找到形似三人的岩画,其余都是残缺不全。可以说整个岩画已经被毁坏,失去了它的历史文化价值。笔者感到深深的惋惜。
2002年1月,玉溪日报社几位记者曾去看过它克岩画,那时的岩画就已经被人为敲凿,并自然风化、泥水侵蚀严重,记者以《它克岩画——在风雨中舞蹈》一文并配图呼吁有关部门和群众加以保护,三年过后,没有想到它克岩画不但未得到保护,反而愈加遭到毁坏。
它克岩画是由它克村民普桂林上山打猎时发现的,后向文化部门反映并引起重视,1987年12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专家考证,岩画距今有3000年的历史,是古代先民们用动物油、植物油、矿粉掺合成赭色涂绘的,涂料能吸附在岩面上并长时间保留。岩画在毁坏前有蛙形,菱形,持弓的人物;有蜥蜴、蛇形动物;还有菱形、漩涡、圆圈符号和太阳图案。岩画反映古代先民狩猎、娱乐、祭祀等内容和图腾崇拜及含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省内外考古专家、艺术家以及来自台湾和外国的专家学者都来考察过,还编印出版了画册。
文物是一种不可恢复和复制的文化遗产。如今,它克岩画在消失,永远也不再重现,这种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如此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却被破坏,我们感到无比的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