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土谷祠旁发现千年古墓
去年8月7日,浙江省天目山路整治延伸到何家河头村南端时,遇到了西溪湿地硕果仅存的庙祠——三方土谷祠。8月23日,三方土谷祠又出新闻:其原来的厢房旁挖出了一个可能是三国时期或汉代的墓穴。而该墓穴上方空地,已经规划作他用,是保是留引起市民关注。
现场:施工挖出千年古墓
根据保护规划,三方土谷祠的大殿原地保留,大殿前的戏台已拆建成天目山路绿地,大殿后的厢房向后挪几十米保留。21日,施工队在原厢房位置施工时,无意挖出了几块漂亮的砖石。经杭州市历史博物馆考古科的专家现场鉴定,有发掘价值。
22日早上,考古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紧急发掘。考古科专家梁宝华拨开泥土,颇为期待地说:“这一带是杭州一个古墓葬区域,说不定就有意外的惊喜。”
看到挖出来的砖石为青黑色,上面还有奇奇怪怪的花纹图案。梁宝华分析:从墓穴砖的纹路和色泽看,这是一个三国时期到汉代的墓葬,属于暴露在地表的砖石墓葬。初步看具有挖掘考古的价值。
梁宝华认为,根据以往经验,像这样年代久远的墓葬基本被盗了,发现随葬品的几率很小。但是通过对墓穴砖石结构及材质的使用,可以为今人研究当时的习俗、时尚等提供许多线索,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当地村民介绍,这里相传是一个皇帝亲戚的墓穴,但目前无法找到资料佐证。
古墓所在地东岳村的负责人表示,如果古墓有保护价值,可以进行保护。
呼声:保护西溪湿地最后的古迹
原本紧挨着的三方土谷祠大殿和厢房被分割得老远,大殿前的戏台已经在天目山路整治中变成了绿地。据西溪文化研究会的专家介绍,被拆的戏台是杭州历史上记载的最大老戏台,一年两次的庙会都演戏,传说上世纪30年代,梅兰芳也曾在此唱戏。
土谷祠多年来一直由镇老年协会的洪大爷和沈大爷义务管理。据老人介绍,大殿中的4根石柱、房梁、屋顶都是宋朝迁移过来的原物。大殿外还有一块大石,上有四个马蹄印,相传为宋高宗赵构坐骑所留。大石旁一口古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村民至今仍在使用。“挖出古墓的这片空地原是郑家庵,也有五六百年历史,拆迁的时候残存的古石碑基石和扁额还遗留在空地上,这里传闻要作汽车卖场。”
专家介绍,三方土谷祠是西溪湿地仅存的庙祠,被称为“西溪民俗文化浓缩地”。目前大殿虽然保留下来了,但修复工作还没有开始。大殿西南侧屋顶有比较严重的倾斜。当地居民听说空地下挖出古墓都十分激动,他们希望土谷祠能原样保留,不要破坏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