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gif (2397 bytes)

 


非常专辑
 
昌黎发现辽金人类文明遗存

   

  沿线徒步考古调查 17处遗存被发现

  该遗存位于河北省重点工程———沿海高速公路即将建设的范围内。考古队队长张晓峥介绍说,从今年4月份开始,他们便在省文物局的委托下,在沿海高速所涉及的区域内进行抢救性的考古发掘活动。考古队首先在路基附近进行徒步田野考古调查,调查主要通过3种方式———查看地表有无古文化遗物;研究当地文管所所掌握的历史文化资料;与当地群众座谈。经过2个月的努力,考古队最终在沿海高速唐山到秦皇岛沿线发现了17处古文化遗存。

  这次发掘至今已进行了1个多月,共布探方40个,并做了多次扩方,发掘面积达1100平方米。张晓峥队长还透露,遗存面积可能超过路基附近范围,据他们粗略估计,该遗存可能达到五六千平方米。

  重拾近千年“失落的文明”

  在已经发掘的探方的纵切面,清晰地显现出4类地层堆积:耕土层、明清文化层、辽文化层以及冲积层。张队长介绍说,从冲积层曾经出土过战国夹砂绳纹红陶釜来看,战国时期的人们在这里生活了不久便销声匿迹,从而出现了从战国“跳”过魏晋、隋唐直接到了辽文化层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历史“空白”情况,主要是因为西汉末年大规模的海侵逐渐将这片陆地淹没,人类活动戛然而止,直到距今800到1000年的辽金时期,入侵的海水才慢慢地退去。鉴于此处遭遇海侵、风暴潮、以及作为滦河支流的冲击扇所受到的影响,考古人员一直没有想到这里再次出现人类活动的可能。这次考古发掘的辽金时期人类文明,恰恰将这部分“失落的文明”衔接了起来,意义重大。

 历史遗迹再现当时人类文明

  考古队目前发现圆形、长方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灰坑20余座、灰沟2条、半地穴房址3座以及2处露炊遗迹。出土了陶器、瓷器、铜器和铁器等。其中,陶器的种类有盆、罐、瓶、瓮、缸、碗、甑等,纹饰多素面,少量饰有旋纹和附加堆纹,个别饰有刻画鱼纹;瓷器多定窑白瓷碗、盏、盘、盂等,还有少量酱釉瓷。另外,还出土了“嘉佑通宝”、“淳化元宝”、“咸平元宝”、“熙宁重宝”等宋钱和铁块、矿渣等。

  据了解,这次在昌黎县裴家堡乡境内发现的辽金遗存填补了当地人类文明考古资料的空白,也是近年来冀东滨海平原地区的首次大规模考古发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