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山林有段茶马古道
在茂林修竹的蒲江县成佳镇里仁村5组,至今保存着一段不到2.5公里长的茶马古道。因为各种原因,它早已隐匿于人们的视线之后。昨日,记者在当地人的指引下,重新走上了这条古路,感受到了它的清幽与不俗。与此同时,记者还了解到,成都市考古队与蒲江县文管所的工作人员,近期将正式开始对这条古道进行考古研究,以揭开有关古道的各种秘密。
道光年间石碑 佐证古道历史
从里仁村5组一户果农家旁的小路拾阶而下,一段段石板铺就的古道就清晰地呈现在记者眼前。因为这段古道离果农家近,长年累月的踩踏已使它破损严重,倒是一旁用大鹅卵石堆成的挡墙还清晰可见。行进50多米以后,出现了更长的一段古道,该古道少有人迹涉足,布满青苔。记者刨开覆盖在挡墙表面的残败竹叶看到,右旁的挡墙用鹅卵石呈侧“人”字型堆砌,足有1米多高。
在这段古道约30米处的右侧,有一块高约2米多、宽约3米的巨大石碑。石碑上清晰地刻着“建修衬腰崖通道石梯工竣碑记”,落款时间为大清道光23年。碑文里有这样的描述:“旧有山蹊古道上通名雅,下达新彭,士宦商贾,上下×(此字已被风化)行来人。”碑文为古道的历史作了佐证:早在清道光重修该古道之前,这里已是一条人气极旺的通商之道。
为碑文“洗脸” 专家将揭古道谜
因为连日阴雨天气,古道异常滑,上周,成都市考古队与蒲江县文管所、邛崃市文管所以及崇州、雅安等地的考古工作者联合到里仁村5组进行的古道探访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
昨日参与探访工作的蒲江县文管所工作人员龙腾告诉记者,因为碑文下方的字多年来遭风化和雨水侵蚀,已经模糊不清,因此等天晴后,他们将尽快为碑文“洗脸”,进行拓印。对于记者提出的为何古道现存的长度很短的问题,他说,因为长滩湖水库的修建,古道下方很长一段已经被淹没在水中。而往上走,因为老百姓的认识不够,不少古道的石板路被他们拆了回去修猪圈、牛圈,有的还被新修的公路所掩盖,所以残存的不到2.5公里路了。
据悉,为了共同发掘古道,加强对古道遗迹的保护与开发,市考古队近日将联合蒲江县文管所对衬腰崖(里仁村5组的地名)的茶马古道进行联合考古,对古道最早的形成年代等做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