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发掘最早的离奇流水古墓群
奇特的层叠状墓葬方式,离奇的随葬品,独特的文化现象,昆仑山深处最早的古代人类活动遗迹流水古墓群目前正在发掘中,扑朔迷离的流水文化不断向外界显现。
流水古墓群位于克里雅河畔的新疆于田县流水村,共有64座墓室。自2002年6月古墓群被当地农民发现后,考古工作者开始在此进行发掘。随着正在进行的第三次考古发掘的开展,长130多米,宽30多米,深10多米的土山包被揭开,奇特的古墓群逐渐展示出来。
这是一种独特的墓葬方式:墓主埋在最底层,其上盖一层土,埋第二层人,有些还以同样方式埋第三层人,最后在墓室上面砌一层馒头状的鹅卵石,并在墓旁用几块鹅卵石拼成一个小圆圈。考古人员推测,墓室砌鹅卵石是为了防止野兽把尸体拖走,鹅卵石小圆圈是用来祭祀,意同现代坟墓中的供桌。
流水古墓群距今约3000年,考古工作者在墓室中发现的大量陶器、圆柱状石质或骨质项链用料、翠玉小圆环等随葬品也都符合原始社会末期的丧葬习俗。但是墓中也随葬了大量做工精湛的铜刀、铜镞、铜手镯,这种技术只有到商代才能达到;而更奇特的是在一座墓室中,还挖出了一把铁刀。青铜器盛行于商代,铁器到汉代才普遍使用,这把铁刀使流水墓葬体现的古代文明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流水古墓群所在的于田县是新疆和田玉原产地之一,但令人不解的是,此次挖掘中,除一块玉璧和几粒小翠玉环外,并没有出土考古专家所期待的大量玉石随葬品。据论证,河南安阳出土的商朝殷王武丁之妻"妇好"墓中的756件玉器全是和田玉。而同样处于殷商时期的
流水古墓群中的玉器极少,证明他们的手工业并不发达,但这又与他们具有的先进的青铜冶炼技术相矛盾,其原因尚需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