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石刻文物
在卢沟桥石刻保护专家讨论会上,来自文物考古界的7位专家会诊卢沟桥石刻,并呼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石刻文物。
石刻文物风化严重
研讨会开始前,专家们对卢沟桥进行了实地检查,发现桥的望柱、石狮都已经严重风化,有的表面已经脱落,甚至一些石狮还出现了裂纹现象。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齐心说,其实岩石风化是一种自然现象。造成风化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酸雨、环境污染等,但未发现有人为损坏的现象。
另外,据卢沟桥文化旅游办事处主任孙涛介绍,由于在卢沟桥周围还有首钢耐火材料厂、热电厂等粉尘污染较重的工厂,这对卢沟桥的污染也比较严重,加剧了石刻文物风化程度。
专家给出保护方案
随后,专家们来到备受争议的159号石狮前,经过观察,专家们一致认为:石狮头部的缺口是风化所致,现场看不出人为破坏的痕迹。另外,在卢沟桥旅游管理处提供的图象资料上显示,2001年这座石狮的头部就有一个缺口,2003年则更为明显,周围也有不同程度的脱落。“卢沟桥上的每个石狮我们都建立了数据库,并且定期进行观测,早在2001年之前,这个石狮的头部就已经风化,这两年则风化得比较严重。”
北京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齐心说,由于现在实行的是半封闭管理,来往的行人会对桥身造成损坏,因此建议对卢沟桥实行全封闭管理,并加强对每个石狮的监控。
中国文物研究所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陈青说,根据现场的观测,卢沟桥不存在结构上的问题,而在1992年实施的有机硅保护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提议,要首先对于石狮的裂缝进行加固处理,防止表面继续脱落。“至于使用什么材料还要在实验室进行老化试验,并且要经过专家的论证。”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胡东波博士认为,虽然有机硅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由于透气性不好,不能阻止块状的脱落现象,因此选材一定要选透气性较好、利于时刻表面保护的材料。
最后,卢沟桥旅游管理处主任表示,将继续跟文物部门合作,并尽快拿出一个抢救性的方案,对卢沟桥进行全面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