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gif (2397 bytes)

 


非常专辑
 

周原考古与周人早期都邑的寻找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公元前七世纪流传下来的这首史诗,以其洗练而生动的笔法,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周族先祖艰难跋涉,定居岐下,从一个与戎狄杂处的“蕞尔小邦”,而逐渐成为一个势力强大至可与商王朝抗衡的西方霸主的历史画卷。中国的考古学家们亦试图将周族先民在“岐下”所建造的这座都城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为此目标,考古学家们在周原遗址上辛勤耕耘了60多年,而且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1999年,我们怀着进一步探究周原遗址的结构和布局的目的来到这块考古的圣地。经过近5年在周原遗址的田野工作,我们开始把视线扩展至周原遗址的外围地区,周公庙一带是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这一带陆续出土过西周早期甚至先周时期的墓葬和青铜器,这里极有可能和太王所迁之地或周公之采邑有关。调查的结果是:发现了比较普遍的先周时期的遗存,采集到了当时用于高等级建筑的砖、瓦等材料,商末周初的甲骨文。随后的试掘和调查又获得了近800片的西周卜甲、还有大规模、高等级的贵族墓地和有可能是城墙的遗迹。凡此种种,都指向该遗址是真正的周人早期都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