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gif (2397 bytes)

 


非常专辑
 

宋元大决战 崖门今将现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再现700年前海战

 “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占地130多亩

  将广泛听取专家市民意见公布修改后规划方案

  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海战之一、700多年前发生在新会崖门口的著名崖门海战,其波澜壮阔的战争景观有望重现在世人眼前!

  昨天从江门市新会区了解到,备受海内外关注的“新会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建设筹备工作目前已正式启动!该项目将高起点,分步实施,目前已投入启动资金过千万元。

  宋式城门楼高20米

  整个“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占地130多亩,除原有的崖山祠、杨太后墓等景点外,还将新开辟宋式城门楼、海战展览馆、宋元名人雕塑园等一批景点,其中,新开辟的景点占地80余亩,将成为整个景区的重头戏。整个景区将围绕已建的望崖楼进行有序铺展。景区入口处的宋式城门楼,会成为景区标志性建筑。其初步规划高达20米,庄严肃穆,高大气派。并以此为主基调,统一新旧景点风格。

   从宋式城楼进入景区,到最后面的崖山祠,其间约有400米。沿线将建有宋元海战展览馆、宋元名人雕塑园等景点,除展示宋元海战历史外,还将展示宋元科技发明,展示宋元璀璨文化。

   再现700年前海战

   昨天,新会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开发,既要挖掘与展现崖门古战场巨大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以此为主线;还要突出旅游价值,丰富景区的旅游功能。景区既不单纯是旅游区,也不简单地称为文化展区,而是两者合二为一,我们将围绕崖门海战主题,以崖门海战的史实为中心题材,对已建的以及将建的景点,进行“大题小做”式整合,连点连线,形成大景观。

   该位负责人透露,除了再现700年前这场以少胜多的崖门海战之外,景区未来还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浓墨重彩地再现与之同被列为中国“四大海战”的唐朝北春江海战、郑成功收复台湾海战、清朝甲午海战盛况。

   此外,在宋元名人雕塑园内,还将塑立文天祥像及著名的《过伶仃洋》诗碑和陆秀夫、张世杰等名人塑像。

   规划方案拟将公布

   记者昨天现场看到,拟建的景区入口处在金门公路旁,离会城约38公里,开车只要5分钟就能到崖门大桥,交通十分方便,该规划草案由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建筑研究室合作精心设计后,经广泛论证,数次完善而成的。目前,“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已正式筹备建设。首期标志性的古战场入口———宋式城楼已在筹建,宋式门楼及辅助城墙,是今年规划建设的重点,相关配套公路已在建设过程中。

   为了加快“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的建设,新会区委、区政府决定成立筹建领导小组。并将公布修改后的规划方案,广泛听取专家和市民的意见建议。

   相关资料

   沉船2000艘 浮尸10余万

   位于新会银洲湖东翼的崖门古战场,是历史上南宋与元兵最后决战的地方。据史载,公元1278年,南宋丞相陆秀夫、太傅张世杰护卫7岁小皇帝转移崖山,宋廷百官及20余万军民屯驻于此,大造行宫,在崖门水域,以舰船为居,2000余艘巨舰大索相连,护卫居中的龙船御舟,形成了一座巨大的水中城堡。

   公元1279年,宋叛将张弘范带领元兵攻打集结于新会崖门水道的宋军水师。二月初六那天,风雨交加,元军轮番进攻,退潮时从北面,涨潮时从南边,日夜攻打不停,一场苦战之后,南宋王朝灰飞烟灭。

   丞相陆秀夫见大势已去,先令妻儿投海,然后把金印、玉玺拴在8岁幼帝身上,背着他投海自尽,后宫诸臣也纷纷蹈海。一周内,海面浮起尸首10余万具。此战沉船2000艘,崖门海战惨烈空前。

   历时22天的宋元大决战,在新会崖门留下大量文物、史迹。剧作家田汉曾到新会游历,在陆秀夫背帝蹈海的“奇石”上,题下“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几个大字。

   环绕“奇石”的附近海域,遗留有神秘莫测的海底千艘沉船,以及兵器和文物等,虽然考古挖掘工作尚无最后结果,但水下神秘世界的面纱终究会完全揭开;在陆上,还留有慈元庙、杨太后陵墓等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