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gif (2397 bytes)

 


非常专辑
 

专家会诊千年“古皂角”

   

  位于淮河第一峡———凤台县硖山口的一株千年古皂角树,如今因腐朽中空正濒临死亡。目前,有关专家正在对其进行会诊。

  硖山口位于凤台县城西南3公里处,东、西硖石各高60米,两岸相距500多米,临淮处壁如斧削,十分险峻,淮水由东南缓缓而来,在此急转向北,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在西硖石顶上,有一座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慰农亭”,亭西侧的古皂角树是淮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省考古专家考证,这株皂角树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树龄,树干三人合围,老干虬枝,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它与“慰农亭”一起被列为“州来八景”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及旅游价值。1991年淮河拓宽时,当地政府为保护起见,将淮河分洪道西移,保留了“慰农亭”和古皂角树,形成了二水中分、淮河水倒流的壮观场景。但由于年代久远,古皂角树的树干已腐朽中空,断裂达三分之二,加之西侧山体坡陡,树旁基地水土流失严重,古皂角树随时都有断倒枯死的危险。

  千年古皂角树岌岌可危的状况,引起了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淮南市和凤台县有关专家,对古皂角树进行了现场勘测,提出了一套虚实结合的抢救维护方案,该方案得到了省古树名木保护专家组的初步认定,千年古皂角树抢救维护方案可望于近日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