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gif (2397 bytes)

 


非常专辑
 

江西安远发现唐代宰相钟绍京纪念祠

  

  华声报讯:近日,文物考古人员在江西省安远县长沙乡员当村发现一座至今仍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唐代“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的纪念宗祠。

  据中广网消息,宗祠由门楼和三幢大厅组成。门楼为硬山顶单昂建筑,紫红条石门框,门额镶紫红条石,并刻有“越国世家”四个楷字,门楣两端雕饰一对龙头,中段雕有双狮戏球,在门楼大梁上雕有龙凤麒麟、花鸟等各类图案。瓦顶脊背两端饰有鸱尾,瓦檐四角呈船形。门楼东南面10米处是祠堂大厅,纵深41.30米,内宽9.2米,占地面积380平方米。前幢厅门檐木制工艺精巧,檐柱用七层木刻挑梁承托檐梁连结成一个复杂的木制结构层,每层均有木雕人物画、花鸟图案画,平板额坊上镶有13块木雕人像、山水花鸟等图案,天花板上雕满了各种花卉图案。

  宗祠每个大厅均由6根石柱支撑瓦梁组成抬梁式结构,柱础成圆形,雕有龙凤以及花鸟图案,中厅、前厅梁托瓜柱和挑头均有浮雕飞龙走兽,栩栩如生,后栋厅上首平板坊下悬挂着《景福堂》木匾,前栋厅天花板采用斗拱形,建有棱形天井心,下边悬挂木匾两块,一块是道光三十年十月十日立,匾中有古体“圣旨”二字,左边为汉文,右边为蒙文,另一块表面剥落严重,年代和内容无法考证。

  据文物考古人员走访调查并考证后介绍,公元710年,钟绍京全力支持临淄王李隆基平韦氏乱,功勋卓著。因首功被唐睿宗封为光禄大夫、中书令,进爵越国公,按唐官制,中书令即宰辅,因其任职比广东曲江人张九龄早,故史书称之为“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治学严谨,博学倜傥,他留给后人的《灵飞经》是小楷书法的绝世之作,是中国书法小楷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公元746年死后,唐德宗封其为“太子太傅”,迁居安远的子孙按照朝廷旨意,修建宗祠对其纪念。宗祠在明末、清康熙、雍正以及民国年间按建造初时的风格进行过多次维修。唐代“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纪念宗祠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唐代的风俗人情和建筑雕刻史均有其特殊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