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济南大辛庄出土甲骨文

刻有甲骨文的卜甲
人民网济南4月8日电 山东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考古发现甲骨文!这是4月7日下午在济南大辛庄考古发现研讨会上,26位国内知名专家一致得出的结论。
“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教授今天说:“这是自殷墟后首次发现的商代甲骨卜辞,是甲骨文发展中的一个界标。考古界一直在苦苦寻找的殷墟主体区域外的甲骨卜辞终于有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结果。”
主持这项考古活动的山东大学考古系方辉教授介绍说,山东大学、山东省考古所与济南市考古所组成了大辛庄遗址考古队,3月17日开始在大辛庄遗址展开了考古工作。
3月18日,在T2302探方距离地面45厘米的深度,惊喜地发现了一片刻有符号的甲片,上面有两个编号,还有一个残缺的文字样刻痕。方辉教授初步判断,甲片上的符号是甲骨文,但对残缺的文字还不能进行准确的辨认。
19日又发现了一片刻有三个文字的甲片,但从这孤立的甲片上,考古人员还判断不出文字的内容。
20日发现了一个刻有残缺文字的小骨片。
以上三块带有文字残片的出现,令考古人员对考古工作充满信心,方辉教授推断“从土层分析,一定还会有更多刻有文字的甲片出现”。
果然,24日在T2302探方内又出土了十多片甲片。这些甲片都出土在同一个距地面50厘米的“活动面”上,其中有五片上面都有清晰的文字痕迹。
3月25日,经过清洗缀合,在八片有文字的甲片中,有七片甲片构成了一个几乎完整的龟腹甲,上面有25个清晰的甲骨文字。
方辉教授在查阅了有关资料后,对文字的具体含义进行了解释:“25个文字讲述了对‘母’的祭祀,即要不要对‘母’进行祭祀,如需要,将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祭祀。从内容上看,25个文字属于卜辞。它记录的事件发生在商代晚期的早些时候,距今大约有3200年的历史。”
专程从北京赶来的李学勤教授竖起大拇指,兴奋地说:“这次发现将打开一个甲骨文挖掘研究的新局面,很有可能将大辛庄的甲骨文作为研究甲骨文和商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宋新潮副司长认为,“这对于丰富、完善商文化体系具有重大的价值,大辛庄遗址可以申请‘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云伟 王振国 刘军)

卜甲背面钻凿痕迹明显,加工十分精细

卜甲上图形清晰可见

大辛庄遗址发掘现场
来源:人民网 2003年4月08日